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

《湘问》是湖南日报报业集团新闻客户端“新湖南”的重点频道之一,由湖南日报舆论监督部、华声在线新闻网站(voc.com.cn )、湖南日报社新媒体中心联合主办,是媒体融合下的党媒移动问政、监督、咨询平台。《湘问》频道与湖南日报“社情民意”版、华声在线“投诉直通车”栏目在人员、后台、数据库、采编流程上互通互融,形成党报、党网、党端于一体的融媒体平台。

村级监督服务群里有人侮辱公民人格

时间:2021-04-26

涉及单位:社会治安管理

地区: 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

敬爱的隆回县社会治安管理和乡镇村级服务监督管理办公室领导好!

湖南省隆回县高平镇中黄信村的一名守法公民,在市纪委在各县开通乡镇村微信监督服务群以来,对隆回县各乡镇村的政务监督起到了民情互动的推进作用,给农村社会和谐,治安稳定打下了良好局面。

2021.4.24日晚,在高平镇中黄信村4百多人的村级微信服务群里,没有一户一民的实名制规范建群,反而成了一个泄愤侮辱人格尊严的攻击群,常常发生村民互相伤害,侵犯公民人身权益的场所。

对执政办事,倾听民情,监管文明用语造成不良形象,本人一向以文明用语,传播正能为文明礼尚,在群里遭到一些三肓无素质教育的峨嵋笑笑生网民,口出狂言,说出丁对丁卯对卯之狂语,多次群攻对往事不堪回首村民进行语音和文字诋毁人格名誉。

根据中华民法典相关治安法则条文,依据聊天记录和语音文件,已上报县镇领导和驻村辅警,所有聊天消息以载图为依据,可实证谁出言不逊。

特请求隆回县公安机关及综治办公室及市县级微信监督服务管理部门领导,对该村级微信监督服务群,进行规范监管,对攻击人身安全的不良行为予以调查教育,加强法制普法宣传,弘扬道德文化,对不文明言行举止及时处理。

据当晚本群聊天信息所示,如不及时化解,将对公民人身安全构成威胁。

所有事实可从网监和群聊信息核查。

如不引起重视,将会由一件很小的事情演变为恶化案件,会给农村治安稳定造成不利因素,本公民将保留法律维权途径,希望引起政府部门领导重视平息化解。

构建讲正气,守规矩,爱隆回的和谐社会。

投诉人:网友不堪回首


2021.4.25日

投诉反馈,及时掌握

已回复

声明:

1.以上内容仅代表投诉者本人,不代表湘问·投诉直通车立场。

2.未经授权,本平台案例禁止任何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高平镇人民政府 2021-05-06 16:47:06

    尊敬的网友:
    你所反映的问题镇村高度重视,经核查,中黄信村监督服务群发生语言争执一事,双方当事人为堂爷孙关系,因历史原因存在家庭矛盾,导致双方在群内发生争执。村支两委和镇领导、驻村干部第一时间就此事与当事人双方进行协调处理,被投诉人在村支两委的正确引导和沟通下,认识到自身有不对的地方,并承诺不再与投诉人发生言语冲突。同时,希望投诉人在遇到类似事情时,第一时间联系村支两委或镇级领导协调处理,合理运用各大网络平台,镇村领导干部也定将会秉公处理,绝不偏袒任何一方。
    中黄信村村支两委就此事引以为戒,建立健全监督服务群的管理制度,加大巡群力度,倡导群友们在群内必须实名制,文明聊天,理性发言,多为中黄信村的发展建言献策。

评论列表(总评论数:5)

  • 隆回百姓网(发帖人)2021-05-06 19:02:12

    关于对高平综治信访当事人收到回复后,特做此信访反馈如下:
    但这只是村书记与双方当事人的间接沟通回复内容,但回复比较属实,并不代表侵权人的个人主观意识,被侵权人并未实体收到答复意见书签访回执,发生当晚群管员无一人出场劝解,直到次日凌晨反映村镇领导后,镇村书记重视回复了当事人,希望信访回复能反馈到该村级群,同时也希望镇村以后加强村级微信服务群的监督效能推进作用,倡导国有国法,群有群规,家有家规,祖有祖规,理性用语,举止言行文明的新风尚。
    反馈当事人:隆回百姓网个媒作者
    电话:17868121591

    网友d971acd3cc(发帖人)2021-05-02 01:16:38

    希望有个书面文字表述文件,双方签执平息化解的法律依据

    网友d971acd3cc(发帖人)2021-04-29 11:05:09

    该事件镇村正在协调处理中……

    网友d971acd3cc(发帖人)2021-04-27 17:00:18

    中华民法典:第四篇人格权——第一章《一般规定》第九百九十条:【一般人格权】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第五章《名誉权和荣誉权》第一千零二十四条【名誉权;名誉】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第一千零二十五条(一)捏造歪曲事实(三)使用侮辱性言辞等贬损他人名誉;第六章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第一千零三十二条【隐私权及隐私】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网友d971acd3cc(发帖人)2021-04-26 12:24:45

    群内发正声,反遭盲鸟攻,气愤谁能平,出言需谨慎,恶语伤人心,君子一出言,驷马难追寻,将心来比心,个人权受侵,誓必维权行,如今法治国,领导有重视,调处公平行,回复五星评,惹是忽悠民,没完没了中。

上传图片 支持jpg,gif,png等格式,5M以内

    我要投诉 部门回复 下载新湖南 在湘问上提问 湖南日报舆论监督部 华声在线新闻网站 湖南日报社新媒体中心 主办

    友情链接

    站长统计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