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

《湘问》是湖南日报报业集团新闻客户端“新湖南”的重点频道之一,由湖南日报舆论监督部、华声在线新闻网站(voc.com.cn )、湖南日报社新媒体中心联合主办,是媒体融合下的党媒移动问政、监督、咨询平台。《湘问》频道与湖南日报“社情民意”版、华声在线“投诉直通车”栏目在人员、后台、数据库、采编流程上互通互融,形成党报、党网、党端于一体的融媒体平台。

非法采砂如此毁田谁来管(图)

时间:2011-01-12 09:25

来源: 华声在线

浏览量:6767

  村民的房屋离河岸不过二三十米远。  

  村民张建军站在自家的已经坍塌的田地上默然无语,几株萝卜在风中摇摇欲坠。

  近日,醴陵市王坊镇大屏山村村民来电向本报反映,当地有村民用大型采砂船在河边非法采砂,导致河岸边的大片田地坍塌,村民向有关部门反映也没有结果。元旦期间,记者就此来到醴陵采访。

  王坊镇青山组在当地一条叫澄溏江的河流上游,这里环境宜人,河边有一大片良田,村民的房子就在田边。记者一路过来,看到河中间几条采砂船正在采砂。听说记者来采访,马上有不少村民围过来向记者反映情况。村民说,这条河是从江西流过来的,在大屏山村青山组的这200米河段,就有4条采砂船在挖砂。由于青山组这一片河道周围都是砂子,有些村民就私自购置了采砂船在此处挖砂,已经挖了7年了。从去年开始,他们从河中心挖到河边上,由于深挖至地下20来米,导致河岸不断塌陷。河岸边上都是村民种菜的土地,再往里就是田,现在大片的田地都坍塌了。村民张总雪、张建军家的地塌了后,张建军去找过开采砂船的钟姓村民,要求赔偿。但对方不但不理,还打了他。

  记者随着村民通过田埂来到河边,刚下河滩,就听到采砂船轰鸣的声音。村民说,采砂活动从早上八时持续到晚上六七时,每天如此。由于过度采砂,致使水位不断下降,河岸距水面已有上十米远。采砂船的附近,果然有大片田土坍塌,在一片坍塌下去的土地边上,还有两株大萝卜在“悬崖”上摇摇欲坠。河边一条水渠的入口处,已经塌陷进去上十米,完全成了一个环状的大深坑。村民说,采砂船采砂深度都有一二十米,河岸根部已被挖掉,河岸最边上的土地快悬空了,人站在上面十分危险,随时有坍塌的可能。造成如此大片的田地坍塌,非法采砂的人却从来没有对村民进行过赔偿。几个村民指着离河岸不到二三十米的房屋忧心忡忡地说,如果非法采砂还不停止,村民的房屋都将不保。

  如此多年的非法采砂,为何有关部门不管?记者来到王坊镇政府,负责农业水利的镇干部告诉记者,澄溏江上游的大屏山村青山组附近的采砂船确实是无证非法采砂,但镇政府对此只能做思想工作,并没有执法权,只能配合水利部门、安监部门执法。2010年11月,县水利稽查大队还来督查过,随后,河道上的挖砂活动都停了。对于采砂船再度开工,该镇干部表示,要彻底取缔采砂船比较困难,县水利稽查大队对此也很头痛。主要是工作人员去检查时,采砂船就停了,取证比较难。有时镇干部突击抓到了现场,对当事人也只能通过公安拘留一下了事,也没有什么别的处罚措施。最近村民就此两次来反映过情况,镇里已经向县水利稽查队报告了,过一段时间,县水利稽查队还会进行一次针对非法采砂的整治行动。

  村民对此镇干部的解释还是难以理解:非法采砂不是一天两天,已经是很多年了,对如此公开的非法行为怎么可能没有一个对付的办法呢?他们认为,有关部门不是没办法查,而是对此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查处的决心不大。村民希望,下次的整治不再是虚晃一枪,而是彻底查禁非法采砂。

  本报记者 田燕 史学慧 摄影报道

一审:谢龙彪,二审:刘乐,三审:文杰

投诉反馈,及时掌握

发布评论

我要投诉 部门回复 下载新湖南 在湘问上提问 湖南日报舆论监督部 华声在线新闻网站 湖南日报社新媒体中心 主办

友情链接

站长统计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