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3-25
涉及单位:湖南湘法律师事务所
地区: 湖南省,长沙市,湘江新区(岳麓区)
《湘问》是湖南日报报业集团新闻客户端“新湖南”的重点频道之一,由湖南日报舆论监督部、华声在线新闻网站(voc.com.cn )、湖南日报社新媒体中心联合主办,是媒体融合下的党媒移动问政、监督、咨询平台。《湘问》频道与湖南日报“社情民意”版、华声在线“投诉直通车”栏目在人员、后台、数据库、采编流程上互通互融,形成党报、党网、党端于一体的融媒体平台。
时间:2025-03-25
涉及单位:湖南湘法律师事务所
地区: 湖南省,长沙市,湘江新区(岳麓区)
我父亲有一笔27200元拖欠3年的工资款,只有欠款人电话号码,其它一无所知。于是我在网上搜索如何追讨薪资,看到湘法律师事务所点进去咨询并留电话号码。随后有律所助理给我打电话加微信,让我把我自己觉得可以作为证据的电话录音,短信记录发给他看一下。一会告诉我他们律所可以追回这笔工资,但是要收600元协调费,追回后另收5%的费。当时我告诉律师助理要打电话问问欠款人什么时候支付工资再作打算。律师助理叫我别打,说之前打了电话都没支付,现在打会让欠款人有所察觉,到时转移资产,更是雪上加霜。叫我把这个案子交给他们律所,承诺3一7就有结果,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做。随后接着给我打视频带我看律所办公室,又发了些别人找律所办事的记录给我看。取得了我的信任。2025年1月8号支付了600协调费。随后就拉我进了一个群,告诉我这个群是专处理我的案子的(群里成员由律师,助理,法务,主任,督查组成),以后有什么事就在这个群里谈,第二天主任给欠款人打电话协调,告诉我欠款人不承认这个27200元的工资拖欠(有电话录音),主任叫我起诉立案。要交2400元起诉立案费,当时我就犹豫了,我问,我交给律所的费用到时该谁承担,法务回复这些费用都是由欠款人承担,是欠款人不支付工资才走的法律程序产生的费用,在诉讼状上会写的。我告诉主任我在浙江上班,父亲在四川老家,又不识几个字,年龄大了开庭什么的不方便。主任又给我承诺网上开庭,由我做父亲的委托人,这个2400元起诉立案费包含服务(写起诉状,提交法院立案,协助诉前调解,开庭文书答辩,申请强制执行,直到结案)。2025年1月10号我又支付了2400元起诉立案费,过几天告诉我欠款人身份信息调出来了,整好以提交法院立案,叫我耐心等待法院通知。过几天我在群里问案子进展怎么了?又叫我等法院通知。直到2025年2月9号我又问案子进展,法务居然告诉我我提供给律所的证据过期了,叫我重发证据,当时我真的是太无语了。过两天又叫我做财产保,保全费是2700元,理由是欠款人没被执行过,做了财产保全防止财产转移。2025年2月12号又支付了2700元财产保全费。。到2025年3月14号接到法院电话,通知3月15号下午调解,我就在群里告诉法务们15号法院调解,给我留一个电话号码,到时可以急用,得到的回复是让我有事在群里发就行,看到了会回复的。后来有别的事调解推迟到3月18号调解,我从3月14号15号16号17号一直问要电话号码,群里有十几个律所的人,没一个给我留电话号码。叫法务们给我算一下欠款人支付我哪些费用,调解就好提出来,没人理我。17号法院通知我要欠款人支付我支付给律所的费用,就要提供负责我案子律师的电话证实。法院告诉我律所那边提交诉讼状时,律师证,电话号码,委派公函,这些法院一样都没留。我又在群里问法务要这些证件,回复我,我们是法务,叫我法务就行,在群成员上是有律师的,告诉我我这个是小案子,没给我分配律师,调解以不会参与,要是开庭的话叫我照着诉状上读就行了。律所全程根本就没人协助我调解。财产保费收了2700元以没有保全,只开了保函。我要求律所退款,没协商成功。
目前案子在法院调解完,但是还没有结案。
投诉:
1:诱导消费
2:主任给欠款人打电话协调,原本是欠我父亲的工资,硬说成欠我的工资。
3:没保存好证据,我提供给律所的证据两次过期
4:不给我留电话
5:不协助不配合
6:虚假承诺
综合以上几点,律所没有尽到义务和职责
我支付给湘法律师事务所共计5700元,要求退回4000元,剩下1700元作为我支付律所的费用
声明:
1.以上内容仅代表投诉者本人,不代表湘问·投诉直通车立场。
2.未经授权,本平台案例禁止任何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