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网上那些出于善意的批评,对互联网监督,不论是对党和政府工作提的还是对领导干部个人提的,不论是和风细雨的还是忠言逆耳的,我们不仅要欢迎,而且要认真研究和吸取。

《湘问》是湖南日报报业集团新闻客户端“新湖南”的重点频道之一,由湖南日报舆论监督部、华声在线新闻网站(voc.com.cn )、湖南日报社新媒体中心联合主办,是媒体融合下的党媒移动问政、监督、咨询平台。《湘问》频道与湖南日报“社情民意”版、华声在线“投诉直通车”栏目在人员、后台、数据库、采编流程上互通互融,形成党报、党网、党端于一体的融媒体平台。

谈心室┃如何应对强迫倾向引发的效率低下

时间:2023-09-05 10:24:13

来源:新湖南湘问频道

编辑:田燕

老师:

我是一名高二学生,最近发现自己老是喜欢反复想以前发生过的事情,比如昨天做的一件事情,我会反复想自己是不是没有做好?同学和老师会怎么看我?越想越不安心,觉得自己确实没做好,为此很苦恼。我还喜欢反复检查,学习的时候生怕审题不仔细失分出错,导致学习效率低;生活中也会反复检查做过的事情,比如门是不是锁好了?是不是把钥匙、文具带齐了?反复花时间去检查确认。爸爸妈妈常常批评我耽误时间,马上高三了,我自己也特别着急,我该怎么办呢?

小亮

小亮同学:

反复思考自己行为是否妥当,担心审题不仔细反复检查等等都属于强迫现象。所谓强迫,是指用反复出现的想法或明显的行为来减少或消除强迫思维引发的痛苦和焦虑,以避免有害后果出现。反复出现的“担心自己行为不妥”“审题不仔细有疏漏”让你产生了一种警觉或威胁意识,从而用“反复思考”“反复检查”等方式来寻求安全,苦恼也由此产生。

强迫主要分为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强迫观念是指某种联想、观念、回忆或疑虑等顽固地反复出现,难以控制。比如反复回忆已经发生过的事情,反复思考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等。强迫动作是指反复出现某些动作,比如反复检查、反复洗手、反复计数等。其实,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强迫倾向,但并不表示一定就是强迫症。具有强迫倾向,我们及时进行调节便可缓解。假如出现时间长,严重影响到正常生活,可以寻求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医学诊断、治疗。就目前你的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调节。

首先,关注感受,察觉危害。很担心自己行为不妥而出错,此刻的想法是担心、怀疑,感受是焦虑、害怕。这种察觉会让我们感受到这种情绪的危害,从而发展出一种识别、接纳自己情绪的能力,阻止自我否定的想法,从而减轻不良情绪对我们自身的影响。

其次,回归理性,识别思维。如反复思考已经发生过的事情,担心自己行为不妥;但其实,同学们或许压根就没关注到你的言行,即使关注到了,出点错误也是正常的。出现错误是对自己的警示,以后更仔细一点。通过理性思考,我们意识到苦恼的原因是自己的思维方式有问题。 

再次,学会放下,接纳现状。以开放的态度给担心、紧张、疑虑腾出空间,而不是去与它们斗争,接纳它们的本来面目,采取准许、放下态度,顺其自然。担心的事情只是暂时的心理事实,不一定会变成客观事实。比如,担心忘带钥匙和文具,其实这只是想法,并不是客观事实,即使有也很正常。

最后,明确目标,坚持行动。比如,你为备战高考付出了多少,做了哪些努力。在追寻高考这个目标的过程中,我们的一些行为会引发各种考砸、出错的担心和想法,要把你的注意力放在行为上而不是纠结在想法上,充分认识到,要付出行动才能有收获。

希望以上建议能帮到你,愿你在即将到来的高三生活中,朝着目标,勇往直前。

湖南省高校心理健康服务团队 张玉桃(湖南中医药大学)、龚勋(长沙理工大学)

责编:田燕

一审:田燕

二审:邹仪

三审:禹振华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 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投诉反馈,及时掌握
我要投诉 部门回复 下载新湖南 在湘问上提问

最新投诉

更多

关注排行榜

更多
湖南日报舆论监督部 华声在线新闻网站 湖南日报社新媒体中心 主办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