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1 09:51:47
来源:新湖南湘问频道
编辑:蒋诗雨
《湘问》是湖南日报报业集团新闻客户端“新湖南”的重点频道之一,由湖南日报舆论监督部、华声在线新闻网站(voc.com.cn )、湖南日报社新媒体中心联合主办,是媒体融合下的党媒移动问政、监督、咨询平台。《湘问》频道与湖南日报“社情民意”版、华声在线“投诉直通车”栏目在人员、后台、数据库、采编流程上互通互融,形成党报、党网、党端于一体的融媒体平台。
时间:2023-08-01 09:51:47
来源:新湖南湘问频道
编辑:蒋诗雨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见习记者 蒋诗雨
流火的七月,窗隙透过的阳光下,一排传统织布机、纺线机在沉睡。头顶房梁上,悬挂着的蓝色织布一直延伸至深处。前厅展区内,二十余种植物染料静静保存在玻璃罐里。转个弯,是颇具现代风情的吧台和质朴素雅的染制区域。既有田园之净美,又具都市之小资——这,是位于浏阳市北盛镇卓然村的原乡染坊。
“坊内所有染料全部来源于植物,板蓝根可以染出靛蓝色,栀子可染出黄色,茶籽壳、莲蓬壳则能染出棕色……”卓然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汪新桥如数家珍。
传统植物染技艺,是从大自然中各种含色素植物中提取色素,对被染物进行染色的一种方法。据介绍,卓然村的植物染色技艺和手工纺纱织布技术已传承300余年,现有村籍织娘三百余名,所产棉麻布、天然彩色格子布、植物蓝染布远销国内外。
除了展示各类天然植物染料,染坊内还介绍了传统的印染方式。例如“灰缬”,是用豆粉和石灰水调成防染浆,涂抹于织物上,作为防染剂,印染待干后,去除“灰”,得到蓝印花布;“蜡缬”,又称蜡染,则是以蜡为防染剂,入染液染色,后加热去蜡;“绞缬”,又称扎染,将织物折叠捆绑后入色浆染色,染布干后,拆去缝线捆绑,花纹自然呈现。
汪新桥说,自成立以来,原乡染坊一直专注于天然古法植物染技艺与手工织布技艺的传承与发扬。今年,卓然村计划在染坊周边发展40亩织染植料种植基地,走出从染材种植到织布、染布、设计制作文创作品再到成品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发展之路。
原乡染坊赋予了草木以新的生命,更将织布、染布手艺代代相传,促进了当地文旅产业的发展壮大。
阳光透过木质窗户,细碎洒落在织线上
房梁上悬挂的织布轻轻飘动,画出风的形状
染坊后院里,印有各色花纹的天青色织布在绿野晴空中飞扬
扇子、杯垫、桌布,染坊内的各式物件,均为手工制成
责编:蒋诗雨
一审:王文隆
二审:邹仪
三审:禹振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 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