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网上那些出于善意的批评,对互联网监督,不论是对党和政府工作提的还是对领导干部个人提的,不论是和风细雨的还是忠言逆耳的,我们不仅要欢迎,而且要认真研究和吸取。

《湘问》是湖南日报报业集团新闻客户端“新湖南”的重点频道之一,由湖南日报舆论监督部、华声在线新闻网站(voc.com.cn )、湖南日报社新媒体中心联合主办,是媒体融合下的党媒移动问政、监督、咨询平台。《湘问》频道与湖南日报“社情民意”版、华声在线“投诉直通车”栏目在人员、后台、数据库、采编流程上互通互融,形成党报、党网、党端于一体的融媒体平台。

调查报道|他陷入代运营“模糊合同”的坑,运营公司已人去楼空?

时间:2025-02-06 16:37

来源: 华声在线

浏览量:190

华声在线2月6日讯(记者 谢龙彪 实习生 龚成)“代运营公司宣称线上订单营业额一天最多有6000元,但实际开店13天仅成交了5单。”近日,长沙小伙小陶(化名)向华声在线《湘问·投诉直通车》栏目投诉,他创业开火锅店,与一家代运营公司合作经营,听信了该公司高收入“口头承诺”,签下代运营“模糊合同”,面临维权的窘境。

记者采访了解到,小陶的遭遇并非个例,还有多名创业者遭遇了此类代运营“套路”,面临损失。

交了24800元代运营费,开业13天仅成交5单

小陶告诉记者,2024年12月11日,他在BOSS直聘平台上看到一条“烧烤外卖成熟模型找创业合伙搭子”的招聘信息。他联系信息发布方,作了一番了解后,颇为心动,认为可以赚快钱。

(杨杨餐饮公司发在BOSS直聘上的招聘信息。)

2024年12月15日,小陶辞去建筑行业月薪8000元的采购工作,与长沙杨杨新型餐饮管理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称“杨杨餐饮公司”)合伙创业。

12月18日,小陶与该公司签订了代运营协议,并陆续向公司交了24800元代运营服务费。

(小陶的火锅店。)

2025年1月1日,小陶的火锅店在长沙雨花区洞井商贸城正式开业。可让他没想到的是,店铺开业13天,仅成交了5单,生意惨淡。

按代运营合作模式,小陶的火锅店只做线上外卖订单,而线上外卖订单运营由杨杨餐饮公司负责。“自己从代运营公司推荐的进货渠道按需进货,再根据线上外卖订单进行配货发货。”小陶告诉记者。

火锅店开业后,线上订单生意惨淡。小陶向该公司提出质疑。对方承诺会给小陶的火锅店设置5个线上虚拟店,每天能带来30至50个订单,后续又要他继续投钱做推广。

于是,信以为真的小陶便向该公司运营人员支付了600元。对方称,将用来邀请“网络达人”,为小陶的火锅店做线上引流宣传。但引流效果微乎其微。

听信高收益宣传,陷入“模糊合同”的坑

小陶坦言,自己刚大学毕业,涉世未深,缺乏创业经验。当时,受到杨杨餐饮公司运营人员“公司做了8年,营业额一天最多有6000元”口头承诺的诱惑,匆匆签订了代运营协议,对协议条款并未仔细查看。

这是一份怎样的代运营协议?记者查阅发现,小陶所签的代运营协议中,其向杨杨餐饮公司交纳的24800元代运营服务费,这笔钱用于线上门店筹建、线下开店设备代购以及营销活动设计费用等。但协议条款中,对杨杨餐饮公司代运营指标没有任何考核约定,营销活动没有数据量化,营销投入及产出约定不明,线上订单月营收也未量化考核。同时,杨杨餐饮公司代运营工作如何开展,也未具体细化。

实际上,这份代运营协议对杨杨餐饮公司几乎没有约束,且通过协议让该公司规避了风险。而对于小陶而言,这完全是一份“模糊合同”,让他陷进了坑里。

由于线上订单运营由杨杨餐饮公司负责,小陶的火锅店生意好坏,受制于杨杨餐饮公司。小陶称,火锅店订单少,公司归责为线上营销投入不够;若自己加大营销投入,杨杨餐饮公司又不能保证有订单,感觉自己掉入“无底洞”。

小陶遭遇这样的代运营“套路”,并非个例。串火烟云淄博烧烤(岳麓店)店主李女士告诉记者,她也是跟杨杨餐饮公司合作开店,“运营人员承诺每天线上至少带来15单,实际上日均就2至3单。”李女士称,因自己在网上发布了投诉帖子,该公司运营人员威胁称“不撤帖子就关掉店铺”。目前,李女士正准备通过诉讼途径维权。

代运营公司已人去楼空?监管部门将核查

(杨杨餐饮公司的办公场地。谢龙彪 摄)

2025年1月15日,记者和小陶一起来到杨杨餐饮公司注册地址长沙市雨花区湘府东路二段517号红星大厦2334门店,发现此处大门紧锁,透过大门玻璃看到里面的办公桌上空无一物。记者询问了隔壁门店业主,对方表示杨杨餐饮公司已经搬走一周了。

随后,记者电话联系了杨杨餐饮公司对接小陶的负责人周先生,他称,公司已经放假了。至于公司是否搬走了,他没有给予正面回应。

记者再次联系杨杨餐饮公司负责人田先生,他表示,可以协助对方转让店铺。对于小陶反映其公司“虚假承诺”“运营能力不足”等质疑,田先生没有正面回应。

记者通过企查查搜索发现,杨杨餐饮公司在2024年9月才成立。这家公司成立4个多月就人去楼空了?是否涉嫌“跑路”?

1月21日,记者电话联系了长沙井湾子市场监督管理所,将情况反馈。其工作人员回应,已关注此事,将介入核查。

2月6日,记者了解到,长沙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已关注此事,目前正在核查中。

后续情况,记者将持续关注。


一审:谢龙彪,二审:刘乐,三审:刘建光

投诉反馈,及时掌握

发布评论

我要投诉 部门回复 下载新湖南 在湘问上提问

最新投诉

更多

关注排行榜

更多
湖南日报舆论监督部 华声在线新闻网站 湖南日报社新媒体中心 主办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