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问》是湖南日报报业集团新闻客户端“新湖南”的重点频道之一,由湖南日报舆论监督部、华声在线新闻网站(voc.com.cn )、新湖南客户端联合主办,是媒体融合下的党媒移动问政、监督、咨询平台。《湘问》频道与湖南日报“舆情”版、华声在线“投诉直通车”栏目在人员、后台、数据库、采编流程上互通互融,形成党报、党网、党端于一体的融媒体平台。
空
空
我叫陈有*,今年50岁,住邵阳市新宁县金石镇飞仙桥片区新寨村(合村前为杨柳村5组),全家6口人,上有80岁的父母,下有一双在读小学的儿子。全家唯一的房子还是80年代的土砖屋,历经几十年风雨已经成为危房,不适合居住。本人在马头桥街上租了临河木屋居住,租屋窄小阴暗无法使六人安居,父母只得住在老屋危房里。老屋远离村道,通行仅0.6米左右的土路,雨天泥泞不堪,饮用水也要到距离老屋1公里外的水井肩挑手提。由于老屋建在半坡上,前有高坎后有陡坡交通不便,已不适宜改建,只能易地搬迁。我多次向村委和片区国土所申请新的宅基地,却始终得不到批示。而在2016年片区某公职领导却能在杨柳村一组农田保护区占用优质水田修建近500平方的豪宅,平民百姓无法干旱地批到宅基地。
近年来国家扶贫政策好,我家的居住情况完全符合易地搬迁政策,然而自2014年至今我多次向村、镇甚至县里反映情况,上级领导要我村解决,村里要上级领导办理,推来推去始终得不到妥善的解决。像我这种情况既未纳入扶贫对象也未列入危房帮助改建的计划实属罕见。
2014飞政发8号文件关于飞仙桥乡农村扶贫对象建档立卡的通知,要求村书记负责严格督查指导直接到户到人,全面核实不留死角,而我村书记不按政府文件规定和实际情况利用职务之便竟以抓阄的方式来确定建档立卡贫困户,致使真正的贫困人口没有纳入扶贫对象,而有汽车有两三层房屋的人却成为了扶贫对象。
以上,在这里我再次恳请各级领导能够到实地查看情况,帮我解决易地搬迁宅基地,让我和年迈的父母早日搬离危房,住进楼房。
不胜感激!
2018年4月15日
我要评论
【发布投诉主题请点击右上方“我要投诉”】↓扫码即可下载新湖南客户端↓
友情链接
手机二维码扫一扫
随时随地便捷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