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网上那些出于善意的批评,对互联网监督,不论是对党和政府工作提的还是对领导干部个人提的,不论是和风细雨的还是忠言逆耳的,我们不仅要欢迎,而且要认真研究和吸取。

《湘问》是湖南日报报业集团新闻客户端“新湖南”的重点频道之一,由湖南日报舆论监督部、华声在线新闻网站(voc.com.cn )、湖南日报社新媒体中心联合主办,是媒体融合下的党媒移动问政、监督、咨询平台。《湘问》频道与湖南日报“社情民意”版、华声在线“投诉直通车”栏目在人员、后台、数据库、采编流程上互通互融,形成党报、党网、党端于一体的融媒体平台。

湘阴县的财政税收问题

时间:2006-10-14

涉及单位:

地区: 湖南省,长沙市,

湘阴县的财政税收问题
书记、省长:

你们好!
工作忙,打搅了,请原谅。
从《岳阳晚报》上看到,前不久岳阳市召开了第五次党代会,易书记代表市委作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报告。在报告中,易书记严肃提出,全市各级的财政税收都要实事求是,不能为了所谓的个人政绩去报虚数、搞浮夸,要搞“真金白银”。这使广大干部和群众都深受鼓舞。我们就欢迎这样的实事求是的好领导,我们为有这样的好书记、好市长而高兴!
过来,我们吃够了弄虚作假的苦头。一些地方的所谓父母官,为了早出政绩早提拨,在GDP问题上,在招商引资成效上,特别是在财政税收上造了不少假,玩了不少数字游戏。比如我们湘阴县,去年的GDP不说它了,因为说了也没意义。单说近两年的招商引资数字,竟高达96亿元,只是看不到企业、看不到税收。今年湘阴召开第十次党代会,不少代表提意见,才将这96亿改为“实际到位资金”30多亿元,可实际上也没这么多。到今年底,湘阴全县的工业税收也只有二千多万元(再过几年,也难有大的提高),真正税收过500万元的企业只有两家,其中还包括湘阴烟草公司五百多万元。再说财政税收,去年报了二亿五千多万元,今年年初计划是二亿八千万元(按老毛的意思,是要报三个亿,好争“省管县”,就可以解决副厅级)。前不久,国家财政部的专家来湘搞调研,发现湘阴县去年实际财税收入只有10290万元;去年全县完成地税8000多万元,其中乡镇完成地税5300多万元,而乡镇实际税源却只有800多万元,其余4500多万元就是乡镇违法“买”和霸蛮“垫”的(部分乡镇连国税任务也“买”了一些),因此,目前湘阴县、乡两级财政都举走艰难。
为什么要报这么大呢?报大了有什么好处呢?这都是简单问题,这里就不说了。我倒要说说他们是如何把收入盘子“做大做强”的。当时,“四大家”的意见并不统一,老毛就再一次发挥了他那“力排众议”的性格特点,又拉又打又压,多管齐下。他找个借口把县长“打发”忙去了,然后,自已亲自坐镇县财政局做假。他把非税收入、土地出让金(实际上早让他做了人情,根本没有体现收入)、甚至中小学校学生交的学费(实际上是一个荷包进,另一个荷包出)等等都做到“财税收入”的笼子里来了。有的部门为了“撑棚”,把罚没收入等款一进一出做了好几次收入,好容易才做成二亿五千万元。这样一来,湘阴县在争取省财政的转移支付上就吃了很大的亏。拿岳阳县作个比较吧,2004年,湘阴县全年财税收入报了一亿五千多万元(实际上也没有这么多),岳阳县也报了这么多,当年两县的转移支付也差不多;到了2005年,岳阳县报一亿七千多万元,湘阴县却报成二亿五千多万元,结果当年的转移支付比岳阳县少了一千八、九百万元!如果按实报,也就是说按10290万元报,转移支付将更多!领导呀,这少收入的两、三千万元,对于一个财力比较贫乏的农业大县来说,决不是一笔小数目!它意味着多少下岗职工的解因金,意味着多少农村贫困户的救济款,意味着多少老干部的医疗费!我们平时口口声声说要“以民为本”,为什么就是不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呢?
当然,在“挤水份”问题上,目前也有几种不同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问题,而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这就真叫人摸头不知脑了。这怎么一下子就成了政治问题呢?这是哪家的“政治”呢?是一个人提拔的“小政治”,还是一千五百平方公里土地上各项事业要发展、七十万人民要生存要生活的“大政治”呢?
另一种意见认为,“湘阴近几年招商引资进来这么多的项目,税收潜力肯定很大。再过两年,等过了2008年,情况就会大大好转,就会上一个新台阶。”这也是自欺欺人的对外宣传伎俩,并不解决实际问题。湘阴这几年,名义上引了不少外资,可是实际上并没有这么多。而且,一些引进来的项目,一部分本来就没有多少税收;一部分干脆是来“炒地皮”的;一部分是污染项目(比如城区及其周边就有五家农药厂、两家炼铟厂,常常偷偷往湘江排放含有镉元素的废水),将来肯定麻烦大,说不定真的会“请神容易送神难”;还有一部分纯粹只是一厢情愿在作秀,比如国贸集团、十万绽厂、阿拉伯联盟、青山风力发电等项目,并没有这么回事,别人只是说说而已。特别是国贸集团十万头牲猪沼气发电项目本来就只是一个笑话,当初,人家只是想征一块生活基地养猪、种菜,结果却被说成是“巨大项目”,目的还是想“撑三个亿的棚”。
还有一种意见认为,“数字即然报上去了,就只能将错就错,因为还要考虑社会影响。现在没有办法了,就只能花几年时间自己来‘消化’处理。”但问题是,湘阴财政如此脆弱,目前看得到的潜力又只这么大,这150%的“水份”,短短几年时间“消化”得了吗?有得几年时间,湘阴又要失去多少转移支付呢?湘阴有必要“顾脸皮、饿肚皮”继续吃这么大的亏吗?假若明年又来一位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的书记,又要“大干快上”、又要“做大做强”、又要“再上新台阶”,那难以为继的湘阴财政如何承受得了呢?这真叫人担忧!
听说去年底,临湘市、汩罗市的书记调走后,新来的书记都压了不少“水份”。临湘市压了6000多万元,汩罗市压了8600万元,为什么我们湘阴县就不能压压呢?湘阴县应该压一亿五千万元“水份”,这才真正是易书记所倡导的“真金白银”!
看一届班子是不是真正实事求是、是不是真正与民谋福利,就必须看他们在这些具体问题上的态度。我们期盼市里的领导说到做到,为我们湘阴人民真正办几件有意义、有影响的实事、好事。

最后,祝领导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几位退休老同志的简单恳求

2006年10月11日


投诉反馈,及时掌握

已回复

声明:

1.以上内容仅代表投诉者本人,不代表湘问·投诉直通车立场。

2.未经授权,本平台案例禁止任何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发布评论

上传图片 支持jpg,gif,png等格式,5M以内

    部门回复列表

    • 投诉直通车 2006-10-14 15:06:19
      您的投诉我们已经转交给省信访局。请您继续关注。
      谢谢!
    我要投诉 部门回复 下载新湖南 在湘问上提问

    最新投诉

    更多

    关注排行榜

    更多
    湖南日报舆论监督部 华声在线新闻网站 湖南日报社新媒体中心 主办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