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问》是湖南日报报业集团新闻客户端“新湖南”的重点频道之一,由湖南日报舆论监督部、华声在线新闻网站(voc.com.cn )、新湖南客户端联合主办,是媒体融合下的党媒移动问政、监督、咨询平台。《湘问》频道与湖南日报“舆情”版、华声在线“投诉直通车”栏目在人员、后台、数据库、采编流程上互通互融,形成党报、党网、党端于一体的融媒体平台。
我是资兴市鲤鱼江大桥旁两侧的住户,垃圾中转站就在我家楼下!中转站每天凌晨三点半开始工作!他们开始工作我们周围的住户基本上就要结束睡眠了!持续时长长达四小时多!期间用铁锹敲打运输车声音最为致命!有时候会直接被这个声音吓得从床上惊醒!跟有关部门反馈就是直接口头允诺!但是第二天还是照常不误的老样子工作!周围住户也是投诉无门!敢怒不敢言!长时间没有一个安稳的睡眠!在红网发过贴,有关部门回复就是这两个垃圾中转站位置处于繁华闹市,白天人流大,车辆多他们无法正常工作!那请问我们就能正常睡眠了吗?既然是闹市又人流车流多为什么还要建在这里?查询相关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公告 第420号 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 CJJ 47-2006)垃圾中转站不得建设在群众生活日常聚集地和餐饮聚集地,大桥两侧为鲤鱼江主干道,出行必经之路,而且中转站周围全是餐饮店!每天臭气熏天,馊水流得满街都是,整个中转站也就是一块铁皮隔着马路!并未作任何隔离建筑!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及时调整!让我们能有一个正常安稳的睡眠!
部门、律师、记者回复
(共1条)尊敬的网友:
关于您在投诉直通车网站反映的“资兴市鲤鱼江大桥两侧露天违规垃圾站”的问题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鲤鱼江大桥两侧垃圾收集站建设的问题
为满足日常需要,根据《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2012)、《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资兴市环卫设施专项规划》有关“在新建、扩建的居住区或旧城改建的居住区应设置垃圾收集站,并应与居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和同时投入使用。收集站的服务半径不宜超过0.8Km”要求,在鲤鱼江大桥两侧各建设了一座地坑式垃圾压缩收集站,位置选择符合设置标准。目前,鲤鱼江片区仅有这两座公共地坑式垃圾收集站,承担着整个片区的垃圾收集压缩任务。
二、关于鲤鱼江大桥两侧垃圾收集站作业时间的问题
由于这两座公共地坑式垃圾收集站,承担着鲤鱼江整个片区的垃圾收集压缩任务,工作负荷超重,为圆满完成每天的收集压缩任务,并且考虑6点以后垃圾站周边车辆聚集停放,作业车辆无法进入等综合因素,外包公司确实存在凌晨4点多开始作业的现象。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 垃圾收集站的“邻避”问题,是个普遍难题,为了实现共赢,市环卫处一是已责令外包公司将垃圾清运时间从早上4点多改为早上5点钟以后,二是责令外包公司将进入这两个垃圾站的垃圾车次进行分流,由原来的28车左右减少到17车左右三是责令外包公司要求作业司机和垃圾站管理员尽可能地降低作业噪音。
三、关于鲤鱼江大桥两侧垃圾收集站的环境卫生问题
鲤鱼江大桥两侧垃圾收集站采用的地坑式垃圾压缩设备,只有在垃圾设备箱内的垃圾压缩满需转运的时候,设备才会升起,平常设备都是降在基坑内,以便周边住户和商户倾倒垃圾。 至于您反映的垃圾收集站消杀清洗不到位的问题,我处已责令外包公司加强对垃圾站及周边清洗和消杀力度,确保每天进行3-5次的消杀。
今后,我单位将进一步加大对服务外包公司的作业监管和考核,督促外包公司规范作业、文明作业,给周边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人居环境。 感谢您对环卫工作的关心,敬请继续支持和监督我们的工作,提出好的意见和建议,联系电话:3322636。
资兴市环境卫生管理处
2018年11月1日
评论者: 资兴宣传部 2018/12/22 15:18 第1楼
我要评论
【发布投诉主题请点击右上方“我要投诉”】↓扫码即可下载新湖南客户端↓
友情链接
手机二维码扫一扫
随时随地便捷投诉